社区是老百姓的生活空间,与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是文明创建的重要展示窗口。7月18日下午,“新时代 新征程 推动惠州文明创建新发展”主题宣传“一把手”系列访谈活动走进惠州市民政局。
“为加强社区治理,推动社区文明创建,市民政局在软件建设和硬件建设上同步推进。”市民政局局长吴素青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为推进文明城市创建工作,该局围绕自身工作职责,在社区基层治理管理上不断发力,通过系列措施推动社区文明建设,助力更好实现共建共治共享。
全市目前完成214个“惠民空间”微改造。这是改造后的老旧小区金沙俊园一角。惠州日报记者杨建业 摄
完成修订1316个村规民约和居民公约
吴素青介绍说,在软件建设方面,我市民政部门推动印发了加强和完善城乡社区治理工作的相关政策,在体制建设上配合相关部门明确街道乡镇的内部机构设置,推动街道服务事项下放。2021年,市民政部门全面摸排整理出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出具证明事项共61项,确保服务便民、高效、快捷。
“‘文’就是文以教化,‘明’就是明之以理。创建文明社区需要建立村规民约。良好的村规民约能有效规范、约束村民们的言行,能按照‘文以教化,明之以理’的要求去规范村民的言行举止和村委的自治治理。”吴素青说,目前我市完成了1316个村规民约(居民公约)修订工作,对村(居)民在文化、生态文明等领域作出规范约束,抵制封建迷信、陈规陋习,倡导健康文明绿色生活方式。
运用社区基金撬动慈善基金230万元
“在硬件建设上,市民政局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协同作用,以绣花功夫推进老旧小区‘惠民空间’微改造,改善城市‘夹心层’人居环境。”吴素青介绍说,2019年以来,市民政局共筹集公益慈善资金1800万元用于“惠民空间”微改造,全市共完成214个“惠民空间”微改造任务。此外,市民政部门探索社区基金助力“惠民微实事”办理,在全市选取11个村(社区)开展社区基金试点工作,撬动社会力量筹集社区慈善资金230万元,完成85件“惠民微实事”。
“7月18日,惠城区桥东街道荷乡社区基金正式揭牌。这标志着惠州市第一个村级社区基金正式揭牌启动,开创了我市社区慈善工作创新发展的先河。”吴素青透露,社区基金平台启动后,将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充分带动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爱心企业和商家以捐赠、义卖等途径参与进来,通过资助社区困难群众、开展社区社会服务及社区治理项目,鼓励公众形成“自助、互助、他助、群助”的良好氛围。
值得一提的是,在培育发展社区社会组织方面,我市推动镇(街)成立枢纽型社会组织联合会。根据发展计划,到2022年底,我市将实现71个镇(街)枢纽型社区社会组织全覆盖。与此同时,我市动员230个社会组织投入近亿元,参与乡村振兴。
在推动实施“社工+志愿者”联动模式上,我市依托“双百工程”乡镇(街道)社工站、村(社区)社工点等社会工作服务平台开展“社工+志愿者”联动工作,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现全市有71个乡镇(街道)成立了社会工作与志愿服务协会,具有“双百工程”标识的志愿服务队伍47支、志愿者4396人。
引导建立红白理事会推动移风易俗
“倡导移风易俗、文明祭祀的社会新风,这既是民政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我市文明创建工作的一部分。”吴素青说,因此,市民政局坚持把文明创建与业务工作充分融合,支持鼓励村(社区)加强红白理事会建设,引导建立红白理事会的村(社区)制定切实可行的制度或公约,通过教育、规劝、奖惩等措施,对红白喜事大操大办等陋习进行治理,引导村民遵守相关规定,推动移风易俗。
我市近年来积极推行生态安葬与倡导厚养礼葬,注重殡仪文化建设,让殡仪服务更具人文关怀。在市殡仪馆创设“心灵驿站”、创建“阅读书吧”等,免费为逝者家属提供心理咨询和情绪疏导服务。同时,我市推进殡葬文化长廊建设,打造具有人文特色的生命文化长廊和主题公园,形成具有惠州特色的新时代文明殡葬项目。
惠州日报记者游璇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