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取景地!惠州这个村具有300多年历史,古建筑底蕴深厚

  原标题

  博罗徐田村:

  古建筑底蕴深厚 “带”出新面貌

  作为环罗浮山乡村振兴示范带的一颗明珠,徐田村依托丰富的自然人文资源,打造“农业+旅游”综合体

  罗浮山下,一座座藏在大山深处的古老村庄正逐一被唤醒。

  博罗福田镇的徐田古村山水环绕,环境清幽,文化底蕴深厚,300多年间走出了17名武官,五经魁、四德堂及都尉第等一批颇具历史价值的文化遗址历经风雨,至今保存完好。2013年,徐田村入选广东省古村落,开始走入公众的视野。

  自2021年环罗浮山乡村振兴示范带启动建设后,徐田村发展步入快车道。截至目前,当地已投入3000万元进行整治改造,徐田村蝶变成为乡村振兴示范带上的一颗璀璨明珠。接下来,徐田村将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人文旅游资源,引入露营、民宿等旅游产业,打造“农业+旅游”综合体。


徐田村具有300多年历史

  依山傍水,古村落变身“艺术村”

  从惠州市区出发,经过一个小时的车程便到了徐田村。走访当天,微雨蒙蒙,烟雾袅袅。站在村口,放眼望去,青山远黛,近水含烟,犹如一幅山水画卷,清幽淡雅。

  背靠罗浮山,徐田村三面由罗浮山脉中的小山脉环绕,山峰连绵,重峦叠翠。村内有河流贯穿,溪间满布天然奇石,水流清澈;河两岸生长着大片竹林,竹影婆娑,风光旖旎;沿途河道形成多处自然瀑布,景观瑰丽,美不胜收……

  与旖旎风光交相呼应的是,当地具有悠久的历史。徐田村妇女主任冯燕清介绍,早在大明永乐年间,当时先祖徐申公由江西迁至五华长乐(今华城镇),在长乐开基。始祖来凤公是申公八世孙,于清朝康熙末年,从五华长乐移居到博罗陈屋田,繁衍生息,安居乐业,至今已有300多年历史。随着徐氏家族日益壮大,“陈屋田”改名为“徐田村”。如今,走在村内绿荫小路上,随处可见古建筑气势恢宏,保存完好。


都尉第颇具古韵 林慧坚 摄

  美丽的乡村景象,得益于环罗浮山乡村振兴示范带的建设。作为示范带的重点村落之一,徐田村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完成示范带的“三线改造”,建成多个“四小园”,同时完成农房微改造,沿线道路铺设沥青及建设绿化带等,共计投入3000万元左右。其中,投入千万元打造“环山绿道”,绿道沿途花草繁盛,树木掩映。游客可登高望远,欣赏绝佳的山水风景。

  乡村美了,吸引众多艺术爱好者前来游览创作,当地也举办多场文体活动。此前,画家们进村开展采风写生活动,以画笔为媒,以国画、油画、水彩等形式,创作了近30幅作品,呈现徐田村人文与自然之美,生动地展现乡村魅力。稻田音乐会则打破传统模式,不设置节目单,不设置演出人员,来宾可根据现场气氛即兴发挥,吸引了来自惠州、深圳、东莞及博罗本土艺术家和音乐爱好者欢聚一堂,与当地的村民和学生,在金黄的稻田里共同唱响动人旋律……徐田村形成浓厚的艺术氛围,成为远近闻名的“文化艺术村”。

  为此,当地外出乡贤牵头把村里的闲置民房改造成文化部落,以“文化振兴”为目标,致力开展学术交流、艺术展览等文化艺术活动。文化部落占地面积约670平方米,建筑面积300平方米。远远望去,文化部落外观简洁古朴,内里大有乾坤,设施齐全,设置了诸多工作室,成为艺术家们的创作根据地。

  “徐田村的文化部落是示范带文化艺术交流活动的第一站。”冯燕清介绍,通过统筹共享阵地资源,福田镇乡村振兴人才驿站、福田镇青年之家、福田镇复兴少年宫、福田镇青年创业孵化基地等都先后设置于此,与古村落相得益彰,“现在村里的孩子在家门口就能上艺术课,接受艺术的启蒙熏陶,借此也能让孩子们记住乡愁!”


四德堂具有客家传统围屋风格,仍有后人居住,保存较好

  底蕴深厚,古建筑成影视取景地

  徐田村历史悠久,底蕴深厚。记者走访发现,五经魁、四德堂和都尉第等一批古建筑遗址保存较好。众多古建筑排列整齐,左右对称,错落有致;建筑上的壁画、木刻、窗雕等保存完好,其图案精美、工艺精湛,反映了明清时期岭南古民居建筑风格特色,具有较高历史文化价值。

  “这便是清代武解元徐兆麟的故居。”冯燕清一边带领记者来到小四合院“都尉第”,一边介绍道。这里靠山而建,周边竹林环绕,环境清雅。都尉第占地面积330多平方米,始建于清代咸丰年间,由皇帝诰命而建造,如今门前还伫立着徐兆麟的雕像。

  都尉第坐西向东,为两进建筑,内有12间房,天井一口,结构工整,严谨美观。天井两边为左右廊庑,廊墙上各有彩陶花窗一个。后堂前两侧各立圆柱一根,与两侧墙接榫,上有梁雕,图案为狮兽,其雕艺精细,棱角分明,圆滑得当。正面墙檐下的檐雕多为花鸟虫鱼,图案清晰。墙上壁画保留完好,颜色清晰。

  都尉第之所以保存完好,离不开族人的悉心照顾。在抗日战争时期,日军飞机轰炸徐田村,都尉第后墙被炸毁一角,后族人将炸毁处修缮复原。多年来,族人一直维护管理,使都尉第保持原貌。

  在都尉第旁边,便是五经魁。这是一座客家围屋风格的古建筑,始建于清乾隆年间。相比于都尉第,五经魁规模更为宏大,占地面积5070平方米,建筑格局为三进二横屋,内有九厅十八井,房间30多间。一进门,便可看到晒禾场放置着诸多石刻,记录着徐氏子弟的功名。石刻上字迹清晰,分别是“道光甲午年恩科解元徐兆麟立”“道光庚子年恩科经魁徐镶立”“光绪丁酉年徐勃安立”。两边各建碉楼一座,高3丈有余,墙厚约两尺,雕墙上布满炮垒、枪眼。

 
经过修缮管理,五经魁俨然成为一座“博物馆”

  经过修缮和改造提升,如今的五经魁干净整洁,屋内还增设了徐田村发展历程、徐兆麟征战沙场的故事、科举制度的演变等展板内容。游客深入其中,仿佛在游览一座“博物馆”,充分领略到徐田村浓郁的特色历史文化。

  紧邻着五经魁,四德堂是一座客家传统围屋风格的古建筑,始建于道光末年。四德堂坐西北朝东南,占地面积1500平方米,建筑格局为三进二横屋,两侧设有门楼。大门墙体以石块铺设,门中设有两个青石座,颜色青绿,纹理均匀,相传石座取材于罗浮山深处。墙体绘有壁画,封檐板木雕做工精细。至今,仍有后人在此居住,保存完好。

  五经魁、四德堂和都尉第等古建筑历经数百年风雨,见证了徐田村徐氏家族的辉煌。在环罗浮山示范带建设中,徐田村古建筑修缮项目不负众望被列入其中,坚守修旧如旧的原则,深挖徐田古村文化。目前,修缮工程基本完成,人们行走在这方土地,能感受到古风古韵扑面而来。这里不仅成为游客打卡地,也吸引了多部影视在此取景,包括珠江电影集团的电视剧《东江游击队》。


田小野露营基地吸引游客慕名而来

  三产融合,乡村旅游综合体初具雏形

  每至周末,田小野露营基地人流涌动。这里依山傍水,谷深林密,溪流涓涓。白天,游客们徜徉在山水间,拥抱大自然。夜幕降临,篝火晚会等活动热闹非凡,让古老村庄焕发活力。

  随着村庄焕然一新,不少年轻人返乡创业,基地负责人叶小燕就是其中的典型。作为本地人,叶小燕小时候常在山间溪边玩耍,对这里的一山一水充满感情。“徐田古村文化浓厚,又有山水风景,是绝佳的休闲场所,可惜少人知晓。“叶小燕说,2022年,她在村里租下11亩闲置土地,结合“网红”经济,打造帐篷露营基地,正式对外营业。经过数月运营,很多来自东莞、惠州、广州等地的客人通过网络平台慕名而来,提升了徐田村的知名度。

  田小野露营基地是当地发展乡村游的缩影。徐田村党总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徐广权表示,村里积极做好人居环境的升级改造,目前已完成古村落周边环境升级改造、美化绿化及配套停车场建设,古村修缮和内部布展等工程进入收尾阶段。

  随着徐田村的基础设施逐渐完善,越来越多游客自驾到徐田游玩,旅游团也陆续到访。抓住发展机遇,当地还谋划好产业振兴,计划引进项目,为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奠定基础。目前,村里将盘活的76亩地块与企业合作,打造狼理山主题露营地。该营地将打造五大主题园地,投入资金约800万元,将于今年7月投入使用。

  徐广权表示,接下来将依托古村等自然人文旅游资源,持续深入挖掘徐田古村客家民俗文化、武官文化、红色文化等资源,计划打造一个文旅综合体,推动三产融合发展,以提升农村经济活力,让乡村获得源源不断的“造血”能力。

  发展乡村游,对当地农户而言,受益颇多。提及徐田村,人们第一反应就是盛产沙葛。由于地势平坦,植被覆盖率高,水质优良,河流冲积形成了肥沃的田地,使这里物产丰饶。徐田村发展形成了规模的沙葛特色种植业。“沙葛有口皆碑,几乎都是供不应求的。”冯燕清骄傲地说,徐田村的沙葛采用与水稻轮种的方式,一年种两造,以保证沙葛的质量和收成,产品远销东莞、香港等地。2022年,全村沙葛种植面积达500亩,平均产量达5000公斤/亩,总产值约800万元。如今,游客多了,农户也能摆卖农产品,增加收入,还能对沙葛进行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如今徐田村发展生机勃勃,是环罗浮山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成效的真实写照。据悉,环罗浮山乡村振兴示范带涵盖长宁、福田、横河3镇的9个村111个村民小组,总带长26公里,辐射带动农村总人口2.21万人。自2021年7月启动建设以来,环罗浮山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依托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丰富的自然资源,充分挖掘示范带各村文化、历史、人文风情、特色产业等优势资源,让每个乡村各美其美,实现美美与共。环罗浮山乡村振兴示范带将打造成为全国“可看、可学、可推广”的广东乡村振兴样板。

  策划/统筹 羊城晚报记者 陈骁鹏 马勇

  文/羊城晚报记者 李海婵 通讯员 陈晓冬

  图/王小虎

  

编辑:海晏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