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上埔村:护“围”河上筑古桥 石条500年不变形

  上埔村

  永汉上埔村位于永汉镇东北部,毗邻永汉圩镇,是一个城乡结合村,全村总面积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为2600亩,其中水田2100亩,旱地500亩,此外,还有山地2170亩。全村共有隔陂、秧地头、埔田、三角夫、百担夫、石头冚、上湛厂、湛厂、上埔、黄京夫、郑围光11个村民小组。共680户,2838人。

  上埔村主要姓氏是刘、苏、郑、陈、李五大姓。其中刘姓为大姓,占村中总人口的70%左右。上埔村主要经济来源为传统种植业和养殖业,服务业方兴未艾。农作物以水稻为主,主要的特色经济作物为土茨菇等。村集体收入来源为商铺出租,年收入约为79200元,另花竹电站入股分红10000元。上埔村温泉资源丰富,文旅业发展潜力十分巨大。

  上埔村因水而得名,这里地处永汉河与油田河的东北方,属于上方位。在过去永汉河水流量较大,常有商人驾船沿永汉河逆流而上,在这一带的沙洲上泊船歇息,销售货物,古人称这类的水边沙洲为埔。因此村子得名“上埔村”。

  上埔村毗邻广河高速和省道S119线,交通十分便利,而且属于天然温泉带,温泉资源丰富,全村范围内有大小温泉酒店和度假村10所。得益于南昆山旅游资源的溢出效应,很多游客会选择在这里住宿品尝美食,然后上南昆山,因此这里的文旅业十分兴盛。 

美丽的上埔沐浴着乡村振兴和城镇化春风,产业加快发展,文旅勃兴。

  渊源

  上埔刘氏:诤臣家风 源远流长

  上埔村因商而聚落,人口姓氏众多,来源纷杂,其中人口最多的是刘姓。主要分布在埔田村、上埔村、三角夫三个村小组,其他的村小组也各有零星分布,占全村总人口的70%以上。

  上埔刘氏的始祖为刘仲明。刘仲明出生名门,德高学硕,他是北宋末年名臣、“广东古八贤”之一刘元城的后裔,为刘元城三世孙。《孝经》讲“天子有诤臣七人,虽无道不失其天下”。刘仲明和刘元城两人均可谓诤臣,品行端方。自开基以来,他们的故事也滋养、感染着永汉刘氏子孙。

  刘元城,名安世,字器之,号元城。河北馆陶刘齐固村人,北宋大臣,以直谏闻名,时人称之为“殿上虎”,苏东坡称其为“真铁汉”,北宋熙宁六年(公元1073年)刘元城考中进士,不就选。从学于司马光,司马光拜相,荐刘元城为秘书省正字,后累迁左谏议大夫,进枢密院,章惇掌权后,刘元城受到牵连贬英州安置,徙梅州。蔡京为相后,连谪至峡州羁管。

  刘元城一生刚直,与大文学家苏东坡经历颇似,死后赐谥号“忠定”,著有《尽言集》传世。刘元城后人以“铁汉”、“殿虎”作为堂号,教导子孙,为人为官,当仗义执言。

  明末清初思想家、哲学家王夫之曾赞誉他“自开元以后,河北人材如李太初(李沆),刘器之(刘元城)、司马君实(司马光)者,盖晨星之一见尔”。刘元城在梅州期间,创办书院,聚士讲学,为开发梅州文化教育,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是梅州人文开创者,受到世人尊重,入列旧《广东通志》“广东古八贤”之一,与韩愈、张九龄、狄青等齐名。明崇祯十一年,梅县倡建梅城北门楼时,雕刘元城像于城楼上,为后人供祀纪念,曰“铁汉楼”。由于城市发展,该楼于1932年拆去,但是梅城西门大街仍然命名为“元城路”,保留至今。

  清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版的《龙门县志》有刘仲明的生平简介。据记载:“刘仲明,字廷光,江西紫溪人,刘元城三世孙,以浙藩参政,抗疏谪守惠州”他廉慎宽厚,政声卓然,偶过社潭,见山水之胜,尤其喜人,遂卜居于此。这里的“社潭”,大致的方位在今日永汉旧圩以及永汉河大通桥南端,也就是马图岗、官龙围、新园等村落北端,毗邻上埔村。

  据上埔村中的长者讲述,自刘仲明开基以后,利用永汉便捷的水陆交通,积极发展商贸,积累了丰厚的财富。传至五世有刘原卿、刘澄齐、刘沧溟,六世有刘南圃、刘云青、刘北源,俱是俊彦。刘氏家族人丁鼎盛,于是开始开枝散叶,逐渐形成了永汉“七刘”的大致雏形。明清时期,永汉刘氏科甲连第,诗酒簪缨,逐渐成为了永汉第一大族。

  繁衍

  血脉情深:相聚交流 参拜祭祖

  新中国成立前,社潭附近、马图岗一带共有7个自然村均姓刘,因此,刘姓也被当地人称为“七刘”,尔后,随着行政区域调整,振东村马图岗、官龙围、新园、龙石围、松山下5个村民小组以及上埔村上埔、三角夫、埔田3个村民小组均姓刘,因此,又有“七刘八村”一说,上埔村占其三。

  家住永汉上埔村的刘树棠,是惠州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也是永汉七刘后裔第二十七世孙。多年来他一直致力于宗族历史研究,熟悉家族掌故。据他介绍,包括上埔在内的龙门永汉刘氏,大多源出一脉,虽然旧的刘氏族谱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被毁,很多线索中断,刘氏各个村邑的具体流变多不可考,但是彼此之间,感情依然十分融洽。2011年,他们根据残存的资料,编印了《广东省惠州市龙门县永汉镇(七刘)—刘氏族谱》,其中收录了很多刘氏后人相聚交流、参拜祭祖的照片和文字记载。

壕沟连古桥 护“围”五百年

  在上埔村的三角夫村小组,有一座独特的三角夫围。这座围屋主人姓刘,属于“七刘”之一,围屋呈马蹄形,而在围屋外建有一条壕沟,与月池相连,形成了环抱之势,围屋与外界只有古桥相连,易守难攻。

  三角夫围原有九纵,每一纵有四进,十分壮观。而今,只留存有一座四进三天井的刘氏宗祠及宗祠后面的碉楼,另还有一扇官厅大门及部分围墙,其余房子已经消失殆尽,只留有一片残垣和杂草,在晚秋的烈日下低垂,诉说着往日的辉煌。 

连接三角夫围的古石桥。

  围屋为晚明建筑风格

  护城河可灌溉可防火

  据三角夫村小组组长刘印阳介绍,三角夫围始建于明代中晚期,总面积有10多亩,距今大约500年左右。从祠堂正门饱经沧桑的红砂岩立柱和斑驳的柱础,还可以看到典型的晚明风格。

  永汉是龙门的副中心,商业繁荣,刘氏先人落户之后,很快便积累了巨额财富。为了守护家业,对抗横行的劫匪,保护族人的安全,刘氏祖先便在三角夫围外面挖掘了一条壕沟环绕,形成护城河。使得围屋就相对独立起来。另外,那时的生活用品或是房子用的材料基本都是木质的或竹质的,极易起火,村旁就近蓄水就更容易救援火灾,聚拢的雨水还能灌溉养鱼,增加收入。这种围屋的风格与振东围马图岗刘氏围屋几乎如出一辙,可见其传承性。

  为了方便围屋里的居民与外界的联系,刘氏先祖便建了一进一出两座桥与外界相连。其中一座用六根长七米的四方形青石横于护城河上,古桥简易却非常坚固,村民称之为护围桥,古桥始建于明代,每个石条重达数吨,至今依然坚固平整,没有丝毫变形。

  至于为什么每段用三根青石,而不是四根或两根,据村中的长者介绍,是因为他们村叫三角夫村,《道德经》讲“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在他们看来,“三”是吉祥的数字,铺在围屋门口,有助于人丁兴旺,财源广进。而今,四五百年的时光过去了,这座桥的桥面依然未被打磨光滑,而是略显粗糙,足可见石料的坚硬,也正是这种粗糙,才显示出了桥的稳重,护围桥一头连接围屋,一头连接外界,方便围屋里居住的人们进进出出。

  新中国成立之前,围屋的桥头处还砌有一个铁闸口,并建有一个铁闸门,平常无人进出时铁闸门便关闭,有人进出时便打开。主要是为了防备土匪用的,以前的土匪都是骑马打劫,抢夺村民财物。除了安装铁闸门,在围屋门楼的入口处还建有一面墙,村里人口耳相传,这面墙叫做护桥墙,以前墙旁边还有一个岗楼,类似于现在小区门口的保安亭,上面有可以射击的枪孔,扼守要塞,只是现在这岗楼不复存在。

  此外,以前护桥墙的墙体上是有三个三角形的窗口,这三个窗口的位置都对准护围桥,且全天都有居民持枪把守。那三个三角形窗口的作用就类似于碉楼的射击孔,如遇土匪闯入,护桥墙就成了名副其实的防卫墙。虽然历经岁月,护桥墙如今依然保存良好,只是那三个窗口全部封死,铁闸门也早已被拆除。据围中长者介绍,以前三角夫围非常殷实,光枪就有十多支。在新中国成立前,村里不少人家都持有枪支,一般的土匪基本不敢靠近村子。后来新中国成立,国泰民安,枪支便上缴给了国家。

  在围屋的正中位置便是刘氏宗祠,这是一座四进三天井建筑,正门的各处细节都很精致,有灰雕和彩塑工艺相结合的福禄寿图,且屋檐是整整一排的立体雕花,墙体还有各色图画。由于时代的久远,那些造型逼真的雕塑早已变得残缺不齐,而各色图画更是模糊不清,进入宗祠,两根红砂岩方柱便进入眼帘,柱础沧桑斑驳,写满了时光的味道。

  碉楼除了抵御外侵

  未婚女子可在此读书

  在宗祠的后面,是一座仅剩二层半的碉楼。整个碉楼的墙体为青黑色,泛着一点点粉白,大门为红岗岩石砌成,厚度足有60厘米,过去可以抵挡土炮的轰击。进入碉楼内部,每个房间的墙体都十分厚重,历经岁月沧桑,至今笔直挺立,是真正意义上的铜墙铁壁。

  而且这座碉楼的作用并不止在有外侵时用来防御,也是三角夫围女子“坐楼”之地。用于村里成年未婚的女孩子居住,族中选年高德劭之人,对她们进行集中教育,她们在这儿读书写字,或是做女红,直到出嫁为止。因此古代永汉刘氏女子大多知书达理,贤惠聪明。能娶到这样的女子,也是当时龙门男儿的梦想与荣耀。

  据围中长者介绍,以前,这座碉楼足足有五层高,威风八面,可以俯视护城河及护围桥在内的整个围屋,十分高大坚固。在上世纪六十年代,百废待兴,物质缺乏,为了建设村中的学校,村民们从碉楼上取砖,拆除碉楼,只剩下仅有的两层半。

  从建成之日起,碉楼就一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直到新中国成立后,碉楼依然作为粮仓存放粮食,由于通风干燥的环境,使得粮食不易变质且保存得相当好。

  在围屋内,除了建有宗祠外,其中一座的官厅分外引人注目。三角夫围靠近圩镇和大路,时常有官员往来于此,而且古代族人有功名者多,与政府要员往来密切。于是设置官厅,用于接待政府官员,供官员休息,调解家族纠纷。据村民介绍,以前官厅占地300多平方米,高檐广厦,十分华丽整洁。

  由于时代的久远,如今的官厅只剩前门处一面墙,但从那雕着祥云图案的柱础以及整条长红砂石为门框的大门,还有大门上方娟秀的文字不难看出,当年官厅的宽敞气派。

  在正对官厅大门处,有一条小道跨越护城河直达外界。当年建围时,这条小道是没有的。新中国成立后,官厅一度闲置,后来被政府征用,作为村里的大队部办公使用,也就是现在的村委,由于原来的护围桥离大队部稍远,出行很不方便,镇政府便重新修了一条小道便于出行,于是便有了现在这条小道,并且一直延用到现在。

  虽然,现在的围屋已经不复当年的风光与繁荣,但三角夫村的村民都发源于此,三角夫围依然是他们共同的精神符号,也是他们心心念念,值得骄傲的地方。

编辑:任己章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