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与河源:“客家高铁”将驶来 千年古城再“握手”

原标题:
走进多彩河源之“古色”系列
“客家高铁”将驶来 千年古城再“握手”

  惠州北上,乃客家古邑、万绿河源。

  河源是岭南文化发祥地之一,自秦置龙川县至今已有2200多年历史,南越王赵佗曾担任龙川县首任县令,是岭南开发最早的地区。

  历朝历代,大量中原人士南下岭南,部分留在今河源五县一区内繁衍生息,中原文化与百越文化交融发展,最终形成一种内容丰富、开放包容、独具地方特色的河源客家地域文化,是为“岭南文化发祥地之一”。 

赣深高铁五城党媒联合采访团在河源龙川佗城采访。赣深高铁五城党媒联合采访团记者王建桥 摄

  “恐龙之乡”出土1.6万枚恐龙蛋

  在惠州博物馆,展示着在惠州境内出土的一批恐龙蛋化石,让众多孩子很感兴趣。但全国出土恐龙蛋化石最多的地方,要数河源。

  1996年3月6日在东江边发现第一窝恐龙蛋化石至今,河源已抢救、发掘16000多枚恐龙蛋化石。

  河源还陆续发现了8具恐龙化石,其中7具恐龙化石被正式命名为“黄氏河源龙”。

  河源市区南端的2.26平方公里保护区内,裸露的恐龙蛋化石数量之多、品种之丰富在世界上绝无仅有,河源也因此成了恐龙蛋化石藏量全球第一、恐龙蛋化石馆藏量最多的地方。

  因为恐龙蛋化石数量之巨,2005年,河源市博物馆获颁第3届吉尼斯世界纪录证书,河源也被中国地质调查局地层与古生物中心授予“中华恐龙之乡”。河源恐龙博物馆是中科院在广东地级市中首个直接授牌的国家级博物馆。

  “南下第一干部”赵佗“和辑百越”

  赵佗曾被毛泽东称为“南下干部第一人”,20岁出头就成为大秦帝国南征岭南大军副将;平定岭南后,出任龙川首任县令;秦末乱世,已成为南海郡尉的赵佗,趁机吞并桂林、象郡,建南越国,裂地封王,君临岭南。

  古龙川是南越王赵佗的“兴王之地”,也是他开发岭南、播种中原文明的“试验田”。任龙川县令和南越王期间,赵佗细心呵护早在新石器时期以前就萌动绽放的岭南文化嫩芽,并大量施予中原文化中的有益养分,为兼具中原文化与海洋文化之美的岭南文化的形成、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赵佗在岭南推行“和辑百越”的民族融合政策,让岭南有了较长时间安定团结的局面,对文化的形成与发展起着直接的推动作用,促进了中原文化与以南越族文化、骆越族文化和西瓯族文化为主体的南越国内的“百越”文化的融合。有了这一基础,才使南方各越族最终大多融入了汉族大家庭。赵佗奠定了汉越文化融合期的基调,是岭南文化形成中的极为重要的环节。

  惠河经济社会文化交流更密切

  随着历代客家人的迁徙,河源与惠州不仅是客家人主要集聚地,也是东江岸边的重镇。

  旧时河源水运以东江为主干,上游可达龙川、和平,下游至惠阳、博罗,长年船只不绝。自秦以来,尤其是唐宋年间,由于东江航运发达,更成了一条交通大动脉,而这条大动脉的节点,便在龙川。清代中叶,佗城占漕运、盐运、河务三大政要之利,经济形势更是达到鼎盛。保存至今的龙川老隆镇福建会馆,建于清朝初期,是龙川县闽籍坐贾行商投资兴建的同乡会址。根据《嘉庆重修一统志·惠州府》记载,作为“三省咽喉,四州门户”,周边省市都在龙川建有会馆,有力地证明了龙川“为水陆舟车之会,闽粤商贾辐辏”的商贸中心地位。

  如今,惠河高速连接起两座客家城市,惠州到河源2小时车程内,让惠州与河源加速融入深圳都市圈。在“十四五”开局之年,赣深高铁即将开通,这条被大家称为“客家高铁”的交通快线,不仅让河源与惠州两城客家人走亲戚更便捷,两座千年古城在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交流也将更加密切。

  赣深高铁五城党媒联合采访团记者谢宝树 李向英

编辑:任己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