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项指标居全省前列!前4月惠州经济发展态势良好

原标题:
前4月数据出炉,惠州经济持续保持良好发展态势
6项经济指标增速排名全省前列

  昨日,市统计局发布2022年1~4月惠州经济运行情况,惠州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向好。

  在第一季度经济实现良好开局的基础上,惠州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在12项主要经济指标中,有6项增速排名全省前列,其中5项排名珠三角第一、4项排名全省前三。1~4月,惠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完成工业增加值超725亿元,增长10%,排名珠三角第一、全省第三;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5.6%,排名珠三角第一、全省第二,其中工业投资增长65.4%,保持全省第一;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53.1亿元,增长1.8%,排名珠三角第一、全省第二;外贸进口总额309.3亿元,增长15.8%,排名珠三角第一、全省第四;金融本外币贷款余额8975.1亿元,增长15.4%,排名珠三角第二、全省第四。

中韩(惠州)产业园一角。

  新动能表现抢眼

  固定资产投资和工业投资增速均居珠三角第一

  埃克森美孚惠州乙烯项目(一期)增加投资23.97亿美元,一期项目总投资增至63.4亿美元;莞惠城际北延线项目已完成隧道里程约25%;惠州天安数码城一期9栋产业大厦和人才住宅已封顶,产业园预计年底正式开园;惠州港荃湾港区5万吨级石化码头工程通过竣工验收……今年以来,我市各县(区)你追我赶,以时不我待的速度抓落地、抓开工,一个个项目建设频传捷报,投资热潮在惠州大地涌动。

  数据显示,今年1~4月,惠州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5.6%,增速居全省第二、珠三角第一。其中,工业投资延续高速发展势头,增长65.4%,增速居全省第一、珠三角第一,在固定资产投资中占比达41.0%,比房地产开发投资占比高2.1个百分点。

  打开惠州今年省、市重点项目建设清单,可清晰发现惠州投资交出靓丽答卷的秘密:一大批由合资企业、民营企业、国有企业、外资企业等投资建设的项目正推动着惠州融深融湾发展战略落地见效,并支撑惠州构建更具核心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4月,位于惠州的深莞惠红色干线项目现场,工人顶着艳阳挥汗如雨地忙碌着,这条被誉为“黄金通道”的道路,连通深莞惠,串起了惠阳(新圩)智能制造产业园、惠阳(象岭)智慧科技产业园等千亿级产业园。

  “这条路明年就能建成。”正在建设的梅龙湖智能制造产业新城位处深莞惠红色干线旁边,该项目运营总监张康松充满期待,目前产业新城建设现场同样如火如荼,一期17栋现代化厂房大部分已经完工或封顶,11月可交付使用,目前已签约56家拟入驻企业,计划投资约14.47亿元,“90%的企业来自深圳,涵盖新能源新材料、智能制造机器人、新一代信息技术等行业,将更好助力惠阳电子信息、智能制造产业补链固链强链。”

  张康松介绍,梅龙湖智能制造产业新城二期正在进行土地平整,桩基已进场施工,将为企业打造定制化厂房。深莞惠红色干线将来通车后,不但能促进惠州与深莞之间资源的高效便捷流动,也将进一步提升梅龙湖智能制造产业新城的吸引力。

  在惠城区,总投资70亿元的惠州天安数码城已有近百家科创型企业入园签约,其中80%以上是数字经济、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等高新科技、高成长型企业。

  “惠州的中小微企业发展很快,亟需集聚型平台。”天安数码城集团副总裁,惠州天安数码城董事、总经理何文称,惠州天安数码城致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产城人文融合的新型科创产业园。他透露,惠州天安数码城、惠创投、惠城区国投、中信建投资本拟成立15亿元的产业引导基金——惠州润信战略新兴产业基金,重点投向人工智能、芯片、生物医疗等“专精特新”企业,助力惠州科技型企业高质量发展。

  今日的投资就是明日的增长。投资数据的背后,是项目建设的热火朝天,描绘的是惠州令人期待的未来。

大亚湾石化区。

  龙头企业带动力强

  大企业“虎”力全开,规上工业增速珠三角第一

  在德赛西威智能网联惠南工业园,宽敞明亮的车间里,37条生产线“虎”力全开,预计今年三季度将投入65条生产线;在洲明科技智能制造基地,生产的LED地砖显示屏,用在了北京冬奥会开幕式;4月底,以国际一流灯塔工厂标准打造的亿纬锂能第二十九工厂正式投产,产能进一步扩大……

  今年以来,尽管受国内疫情多地散发影响,惠州力保产业链、供应链畅通稳定,工业生产稳中向好,实现持续快速增长。数据显示,1~4月,惠州规上工业企业累计完成工业增加值超725亿元,增长10%,增速居珠三角第一位。工业的34个行业中,增加值增速比上月增速上升的行业有7个。

  从中海壳牌的乙烯工厂,到TCL华星光电的模组车间,到亿纬锂能的锂电池生产线,工人和自动化设备都在忙碌,一片繁忙景象,惠州生产的产品源源不断运往全国乃至世界各地。

  其中,大型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明显,对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的贡献率达65.5%。数据显示,1~4月,全市规上工业大型企业119家,完成增加值396.07亿元,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54.6%,同比增长12.5%,拉动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6个百分点。

  龙头企业订单充足、满产满销,进一步带动整个行业增加值迅速增长。1~4月,惠州“2+1”现代产业集群中,电子信息产业完成增加值259亿元,同比增长9.7%;石化能源新材料产业完成增加值210.43亿元,同比增长13.9%,比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高3.9个百分点。其中,石油化工产业增加值140.37亿元,同比增长20.6%。

  龙头企业抗风险能力、创新能力、带动力强,对整个产业链拥有强大的掌控力。从“办实业、打基础”,到“三来一补”、走向国际化,经过长期的培育和努力,惠州涌现出TCL、德赛、亿纬锂能、中海壳牌、宇新化工等一大批龙头企业,引领惠州产业不断转型升级,根植性更强,科技含量更高。

  尤其是近年来,惠州坚持发展实体经济,打造“2+1”现代产业集群、推动“3+7”工业园区提质增效,建设新型工业强市,产业集群发展势头迅猛。如在石化能源新材料产业,埃克森美孚惠州乙烯、恒力等龙头项目引进落地,多项产品和技术填补国内空白,形成国企、民企、外企同台竞技的良好局面,多龙头、长链条的产业集聚态势逐渐显现。

  大企业当“链主”,中小微企业“进链”,串起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的企业生态。在大企业的带动下,一批产业链上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也齐头并进共赢。数据显示,1~4月,惠州小微型企业3347家,完成增加值204.25亿元,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28.1%,增长5.4%。

露营基地吸引了不少露营爱好者。

  消费扩量升级明显

  建设大湾区区域消费中心城市后劲足

  在惠东大南山脚下,enjoy camping露营基地就藏身在树林间;离惠州火车西站不远的东道茶园露营基地,每逢周末一帐难求;在惠城区汝湖镇,源茵生态园计划在300亩的稻田边举办“生态稻田上的帐篷节”……

  “露营经济”是惠州今年休闲消费一大亮点,也是惠州消费保持增长态势的一个缩影。数据显示,1~4月,惠州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53.1亿元,在全省增速下降的形势下逆势增长1.8%,实现增速排名珠三角第一、全省第二。

  受疫情多地散发影响,国内消费市场受一定冲击,尤其在4月,广东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一季度微增转为前4月负增长,而惠州消费如何能保持增速?

  这不仅得益于一季度惠州消费稳定增长奠定的基础(今年一季度,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9%,高于全国0.6个百分点、全省2.2个百分点,增速排名全省第四、珠三角第二),也得益于惠州新兴消费市场不断壮大、行业危中求机创新拉动消费,更得益于政府持续纾困措施发挥的效应。

  今年以来,惠州着重培育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推动消费扩量升级,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区域消费中心城市。

  疫情给旅游业带来极大影响,如何在危机中谋机遇?惠州旅游业从业者及田园综合体、民宿等行业经营者抓住当下兴起的近郊露营热潮,改善配套设施,开发露营经济,在惠州成功打造出多个珠三角热门露营点。“我们原本就是旅游从业者,这也是被疫情推了一把。”惠州环宇国际旅行社线上运营负责人钟之鹤将原本爱好的露营变成了自己的事业,打造了东江日落和东道茶园两个露营地,他认为,“惠州露营的受众群体将进一步扩大,露营消费能力也将得到提升。”

  惠州新能源汽车数据“爆发式”增长,不仅体现出惠州消费市场的升级,更体现出城市完善配套为消费打基础。一季度,惠州新能源汽车零售额增长178.3%,全市新能源汽车注册登记数量达去年总量的47%以上。截至去年底,惠州累计投运1745个充电桩,实现全市7个县(区)、72个乡镇(街道)充电网络全覆盖,同时出台措施推动小区停车场、旅游景区停车场、交通枢纽、公共停车场等场所布点充电桩。

  人间烟火气,最抚民众心。为进一步稳定消费市场、支持服务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展,我市相继出台《惠州市进一步支持服务业领域纾困发展的若干措施》《惠州市进一步支持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纾困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真金白银+真招实招”支持我市服务业领域渡过难关、恢复发展。为全面促进消费潜力释放、提振消费市场信心、带动全市消费复苏,今年5~8月,我市将分两期面向惠州市民和来惠游客在惠州辖区消费时发放不低于6000万元的“消费券包”,并举办广东省家电主题消费月暨惠州市“惠民乐购”促消费等活动。

  ●惠州日报记者冯丽均 谢宝树 李向英

编辑:任己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