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教育丨希望孩子人格健全?父母要避开这些坑!

  《父母怎么做,孩子才会去做应该的事情?》一文刊发后,熹微老师对“是让孩子做喜欢的事情还是做应该的事情”这一话题分享了自己的看法,学竞老师看后对熹微老师的两个观点作了进一步的阐述。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我们需了解孩子的喜欢,

理性看待“应该”

  熹微:

  谢谢学竞老师的分享!文章里面出现了很多脑科学知识以及有关孩子发展规律的知识,那么多的善知识的分享非常不容易,感谢学竞老师耐心和充满爱意的付出!

  什么是“喜欢”和什么是“应该”?是让孩子做喜欢的事情还是做应该的事情?——这是一个内涵极为丰富的议题,并且也很有张力。

  首先,这对词语涉及到一个理性一个感性,“应该”听起来似乎更加理性,“喜欢”听起来更加感性;

  其次,“应该”似乎更多是用头脑层面在作出判断,“喜欢”可能更多的是身心灵层面直接的综合反应;

  第三,父母对“应该”和“喜欢”复杂的生命体验也会在潜意识里影响到孩子的养育过程中,如果没有觉知、没有处理好自己这部分的印痕(比如自己小的时候曾经被太多的应该限制了自我的发展,以及不能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等等),有过往累积的情绪没有疏通,也很难做到中正地看待应该和喜欢。

  第四,孩子如何理解喜欢和应该?以及他们各自对应该和喜欢的生命体验是什么?又会深深地影响到他们作为一个独立的生命个体对“应该”和“喜欢”的接受度,比如孩子的行为或者活在“应该”中;或者活在“喜欢”中,那都会有失偏颇。

  我个人是如何看待应该和喜欢的呢?在这里简单地分享一下,抛砖引玉。

  首先,我非常尊重孩子的喜欢,最好从孩子小时候就开始关注、而且年龄越小越好,目的是我们做为家长可以经由孩子的喜欢很好地去了解孩子。比如现在大家比较常议论的网络游戏,如果我们的眼光仅仅停留在孩子沉迷网络游戏这个行为,而没有去观察和思考孩子为什么喜欢网络游戏?那么我们家长就失去了一个了解孩子的好机会。

  之前我们在线上、线下课里都有分享过,青春期的孩子沉迷网络游戏,外在的原因有可能在孩子小的时候养育孩子的重要他人经常让孩子玩电子游戏(这个问题也比较复杂,这里就不展开说了),孩子已经非常熟悉网络游戏了,长大后自然离不开。内在的原因就更多,渐渐步入青春期的孩子有发展友谊、参与社交活动的需求;有对新鲜事物好奇和浓厚的探索欲;有感受掌控、体验成就感的需求等等,也许在现实生活中这些需求都得不到满足,在沉迷网络游戏里面却得到满足,自然会发展出沉迷网络游戏的倾向。再有就是孩子的身心健康不够平衡,比如肾气不足、寒湿淤堵等等,个体能量低,喜静喜宅不喜动不喜户外都有可能造成孩子容易沉迷虚拟的网络游戏世界里面。

  所以,我们需要去了解孩子的喜欢。上面只是拿孩子喜欢网络游戏做个说明,又比如有一些孩子喜欢追星,有一些孩子喜欢欣赏高楼等等,这些喜欢背后都隐藏着孩子内心的一些没有被看见的渴望,这个“喜欢”其实就是一座亲子关系的桥梁啊。

  其次,理性看待“应该”。当“应该”是经由个体情感的流动发展出来的,那么这个时候“应该”这个理性已经是感性升华的结果,融合了真实情感在里面的“应该”就具有一种纯阳的动力了。

  比如群里“山水之间”家长分享他在养育孩子过程中的“应该”早起这个案例就特别生动。孩子为什么会理解并践行爸爸的“应该”早起呢?首先孩子是在一个感情融洽的家庭里面长大,感受到母亲的柔和父亲的要求都饱满有爱,对父亲提出“应该”的要求有天然的熟悉感。其次,父亲也一直以身作则,严于律己,珍惜时间,榜样作用的力量已经深入孩子的心。最后,当孩子对这个“应该”早起提出自己的实施意见的时候是得到了父亲的允许和支持,也就是说“应该”早起这个行为里面孩子部分的自主意识,孩子有参与感、成就感,这个“应该”早起就变成父与子之间共同创造的作品了,这种体验对孩子是极好的,孩子的动力当然很足啊!

  可是现实中更多的时候,当我们说“应该”可能更多的是一种来自社会的标准,来自集体无意识的显化,没有经过父母自己的体验和独立思考,当这种质地的“应该”强硬放进孩子的生命里时,又没有情感的链接,孩子也许会感受到被强迫、被控制,会很不舒服。

  我们可以又回到“山水之间”的分享,没错,“珍惜时间”很对,“早起”很对,很应该,但为什么那么多人做不到?如果“珍惜时间”“早起”这个应该不是经由孩子父亲“山水之间”活出来的,父亲自己都晚起、不珍惜时间,孩子是很难那么随顺地接受这个“应该”的。

  所以,当我们家长去跟孩子说应该的时候也许需要觉察一下这个“应该”来自哪里?仅仅是一个外在的标准吗?我们自己的体验是什么?

  第三,信任孩子、信任生命。相信当孩子从小在自己的喜欢中体验到成功与失败、好与不好,活出自在,自然而然地就会走向善,因为每一个人的内在都是自性圆满的,《坛经》言:“何期自性,本自具足”。——这又是一个更宏大的生命议题,就不多说了。

不要把自己的期待、焦虑变成应该

投射在孩子身上

  学竞:

  谢谢熹微老师的看见及深刻、精彩的分享!我非常认同熹微老师的观点。

  关于喜欢与应该,熹微老师已经讲得很深入、清晰。由于这个话题非常大,涉及到的内容非常多,而且孩子在不同的年龄段,父母和老师在协助孩子发展情绪情感和理性认知方面的内容和方法都有所不同,所以这里不展开来讲,只是简单地对熹微老师谈到的两点作进一步的阐述,希望对父母们在育儿上有所帮助。

  一是感性(喜欢)和理性(应该)就像太极图中的阴阳,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都是不可或缺的,它们代表着情绪脑和理性脑的发展,过于侧重哪个方面都是有失偏颇的。如果父母围绕“孩子喜欢什么”来教育,孩子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喜欢什么就满足其需求,那么培养出的孩子很可能唯我独尊,以自我为中心,不会考虑他人的感受,自控力差,意志力薄弱,情绪易冲动;如果是围绕“孩子应该怎样”来教育,培养出的孩子很可能心理调适能力差,思维刻板,情感反应迟钝,容易出现焦虑、郁闷等情绪,很可能找不到自我。

  要想培养人格健全的孩子,父母既要考虑孩子的感受、需求,协助孩子发展情绪情感,同时也要给到孩子合理的要求、适合其发展阶段的规则及支持和引导。

  二是熹微老师谈到,如果“应该”只是来自社会的标准,没有经过父母自己的体验和独立思考,当这种质地的“应该”强硬地放进孩子的生命里时,又没有情感的链接,那么孩子很可能会感到被强迫、被控制,会很不舒服。这个点很值得引起父母的重视。在现实生活中,很多父母缺乏觉知,他们没有去考虑孩子当下年龄段的身心特征,能力范围,情绪情感,只是无意识地把自己的压力、期待、挫折与恐惧变成要求投射在孩子身上,让孩子去做他们觉得孩子应该做的事情,如“宝宝听话,妈妈才喜欢。”“别整天在家里哭丧着个脸,你让我不高兴,我也绝对不会让你高兴!”“不要总是看手机,要好好学习,考上好的大学,才不会给家里丢脸。”“别总是玩,要认真学习啊,否则就会像父母这样过着非常贫困的生活。”……长此以往,父母的言行很可能会给孩子带来心灵创伤,孩子会无法感受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无法找到自我,有的孩子还会因为内心的冲突太多太大而出现心理问题。

  现在社会处于高速发展期,人们生活、工作节奏快,压力大,孩子被各种电子产品包围着,面对着层出不穷的信息,在养育孩子上,父母们面临着从未有过的挑战,非常不容易。如果想培养有健全人格的孩子,父母需要静下心来,通过学习成长,去检验和质疑从小到大接受的教导、规范和价值观,通过自己深刻的内在体验与独立思考,去看清这些规范和信念是否仍然适用于现在自己想要的生活,还是已经变成一种无意识的机械化教条。同时通过疗愈自己的内在伤痛,去除过往生命中的印痕与卡点,这样才能做到像熹微老师所说的,中正地看待应该和喜欢。随着对自己的内在有越来越多的觉知,父母在教育孩子时才能更好地协助孩子感性和理性得到完整的成长,从而成长为人格健全的人。

  文字:惠州日报社幸福家庭教育工作室供稿

  图片来源:包图网

编辑:罗秋玲